Episode 27

full
Published on:

23rd Apr 2025

星宝 | 旧金山湾区心理医生 Dr. Amma Tai 说:“你已经做得很好了!”

🎙 亮晶晶 · 星宝 | AMMA TAI「不要因为没做到完美,就忘了你已经很棒了」

戴博士

戴博士是美国加州临床心理学家。她具有多项专业训练,善于在辅导中按受助者需要而快速给予方案和出路,结合十年来所累积的丰富临床心理治疗经验;专长处理不同的个人情绪病,抑郁症,各种焦虑症,婚前辅导,恋爱,各种婚姻问题及困扰,个人成长发展以及人际关系等等。戴博士特别专长于压力处理,过度活跃症及各样焦虑病患,如广泛焦虑症,惊恐症,恐惧症,社交恐惧症,适度障碍 (adjustment disorder) 等,能快速地协助受助者理解及解决问题​。

Dr. Amma Tai

Dr. Tai, a licensed clinical psychologist providing consultation and group therapy in English, Cantonese and Mandarin. She specializes in anxiety disorders, stress and related conditions, and provides ADHD evaluation.

Tel: 925-385-8122

https://www.drtaitherapy.com/

Email: amma@drtaitherapy.com

🧠 焦虑、ADHD、自我诊断潮 ——社交媒体上流行的“自我标签”,到底是了解自我,还是误读症状?

🧸 从心理师到妈妈 ——Dr. Amma Tai 成为母亲后,对“耐心”“母职”和自我角色的全新理解。

🌱 文化与心理的对话 ——为何华人特别容易陷入“我不够好”的循环?therapy 真的可以松动这种执念吗?

💌 爱的练习题 ——therapy 是什么?为什么送朋友一张「心理咨询体验卡」也许是最温柔的礼物?

📌 Timecode | 本集时间轴

00:00 开场:给所有妈妈的一句话——你已经很棒了

03:00 什么是 ADHD?我们真的懂了吗?

07:00 社交媒体上的自我诊断:趋势还是误导?

10:50 华人文化下的完美主义与羞耻感

16:30 therapy 不是“有病才看”,也是日常保养

19:40 成为母亲之后的心理转变

24:00 当妈妈、也是心理师:多重身份的挑战

27:00 女儿的未来、女性的选择:什么是我想给她的世界?

30:40 爱自己,是一辈子的练习题

34:00 本集推荐影片:《Inside Out》(头脑特工队)


联系我们:

  • myspark.Ljj@gmail.com

如果你也希望来到节目中分享你的故事,非常欢迎填写这份问卷

https://forms.gle/JhXsfupFe729HuJi6

互动邀请:

如果你喜欢我们的内容,请麻烦你分享给你朋友,也欢迎给我们评分和评论,或在社交媒体上分享你的感受,谢谢你温暖的支持,祝你的生活亮晶晶!

🌟 你的每一份心意,都会让我们更有动力把这段旅程走得更远。欢迎点点这里,为我们的星星罐头加点光:https://www.paypal.com/ncp/payment/LRXJWTK8K6QRY

🌟 BUY ME A COFFEE, 谢谢你的关心

buymeacoffee.com/ljjspark

Transcript
Speaker:

但是其实,想要跟所有的妈妈说,其实你都很棒,做得很好,

Speaker:

但是说真的,很难100%是真的patient,

Speaker:

因为我们还在学嘛,就算你是生了第二胎、第三胎,

Speaker:

也是不可能100%是很patient的。

Speaker:

大家好,欢迎来到亮晶晶,我是可可。

Speaker:

你好,欢迎来到亮晶晶,我是六一。

Speaker:

今天要为你带来一位新朋友,

Speaker:

她是来自湾区的心理医生Dr. Emma Tai。

Speaker:

让我们来欢迎Dr. Tai。

Speaker:

哈喽,你好,我是Dr. Tai,我是心理医生。

Speaker:

那我主要是看成人人,然后我可能specialize的地方就是anxiety,

Speaker:

ADHD,work stress,或者是depression,

Speaker:

或是有关中国人的文化的,这个culture的东西,都可以。

Speaker:

那现在市面上这个社会上,大家很多人都说自己有ADHD啊,

Speaker:

或者很多人都说自己有depression啊,请问你怎么看待这个现象?

Speaker:

我觉得很多时候说media上面那个information可能就不是那么accurate,

Speaker:

不是那么对的,很多时候ADHD是因为是小孩子的时候,

Speaker:

就是从小就已经有的了,但是可能Instagram啊,TikTok讲的都是说,

Speaker:

最近你现在有这个symptom就以为是一定是ADHD,

Speaker:

但是其实有很多其他的原因会影响到我们的专注力,

Speaker:

比方说anxiety啊,stress啊,depression这个东西也会影响到,

Speaker:

所以我会建议说如果有这个concern的话,

Speaker:

可能还是要看一下那个psychologist或是医生去看看有没有evaluation可以做一下,

Speaker:

那我们通常做ADHD evaluation可能需要等到三个小时,差不多。

Speaker:

哦,那很长耶,请问你们有几百个问题吗,需要客人回,也不是client来回答?

Speaker:

就真的是好多好多问题,因为要问很多可能是小时候的问题,

Speaker:

然后现在的问题,你的impairment啊,你的symptom,

Speaker:

然后再看看你到底是不是真的meet那个symptom啊,那个category,

Speaker:

所以其实真的好多东西要问的。

Speaker:

所以感觉社交媒体反而加剧了自己对自己的那些恐慌,

Speaker:

就是有的时候感觉看了这些感觉更焦虑。

Speaker:

是的,所以有很多时候我会建议说如果真的是怕你会有这个ADHD,

Speaker:

或是有怀疑的话,那干脆真的是问一下医生,

Speaker:

就是做一个evaluation,看看确定是不是真的有,

Speaker:

如果没有的话那就比较好办了吧,那你可能就可以看看,

Speaker:

诶,有可能只是stress anxiety,那你就可以做therapy啊,

Speaker:

去帮到你自己manage这个symptom,对。

Speaker:

那您怎么看待这件事情本身呢?

Speaker:

就是像几年前比较流行的可能给自己定义,

Speaker:

我现在就是一个vegetarian了,

Speaker:

或者是我现在是一个什么样的一个饮食做派,

Speaker:

然后现在好像又引起的一些比较流行的给自我诊断,

Speaker:

好像是通过一些现象,然后就给自己诊断depression啊ADHD,

Speaker:

这样子的一个现象,您是怎么看待作为一个专业的心理医生?

Speaker:

嗯,我会觉得说,如果真的是担心自己的那个wellness,

Speaker:

或是身体的话,那尽量真的是去问一下,

Speaker:

consult 一下with医生或是专业的人士,

Speaker:

因为很多时候在自己online google search的东西,

Speaker:

或者是那个听到从tiktok或是instagram的,

Speaker:

他们的信息有可能真的是不是那么准确,

Speaker:

所以我建议就是不要自己self-diagnose,

Speaker:

因为就算你self-diagnose,其实你diagnose之后,

Speaker:

你也还是需要跟医生讲,然后那个treatment啊这些东西,

Speaker:

其实你也需要跟医生去讨论,

Speaker:

所以我建议就是干脆跟医生就是consult,

Speaker:

看看是不是真的有这个问题,如果有的话,

Speaker:

然后再create一下那个treatment plan,看看要怎么做。

Speaker:

您觉得作为心理咨询师最难的地方是什么呀?

Speaker:

其实很多地方都很难,

Speaker:

比方说你每次面对每一个人,

Speaker:

他们的可能需要的帮助的方法就不一样,

Speaker:

他们的需求也不一样,

Speaker:

所以你就是要很快的可以准确的是,

Speaker:

可以听得出来,看得出来他需要的是什么东西,

Speaker:

什么东西对他来说是最重要或是比较有帮助的,

Speaker:

有可能病人想要的跟我建议的不一样,

Speaker:

那如果有这个difference的话,

Speaker:

怎么跟他沟通对不对,怎么get他的buying,

Speaker:

那有些人如果他们的,比方说depression是很严重的,

Speaker:

他根本就不想要seek help的,

Speaker:

那你可能就是需要的方法就不一样对不对。

Speaker:

您提到要快速的识别他们的需求和沟通,

Speaker:

那如果是你的病人他没有这个耐心,

Speaker:

然后会不会会遇到一些很难建立起信任,

Speaker:

然后你正想要给他一些内容的时候,

Speaker:

他已经拒绝沟通了。

Speaker:

哦,那有时候一定会有这些情况会发生,

Speaker:

那很多时候你会就是要先考虑了,

Speaker:

我就是会考虑先想一下就是说,

Speaker:

如果他不想要做这个东西是因为depression讲话,

Speaker:

这是depression的原因,那可能我就是用的方法就不一样,

Speaker:

但是如果比方说他是真的自己不太愿意去做这个therapy,

Speaker:

去接受那个treatment的话,

Speaker:

那可能我们做的那个treatment的方式又不一样,

Speaker:

因为我们不可以逼他去stay here to get treatment对不对,

Speaker:

所以我可能要先分清楚究竟是因为mental health的issues,

Speaker:

还是他自己本身不想要去get这个treatment,

Speaker:

如果是他真的不想要的话,

Speaker:

那如果我也try过不一样的方法想要可能motivate他的话,

Speaker:

但是他也还是觉得说他还没ready的话,

Speaker:

可能是一个,那个moment可能就不是那么适合,

Speaker:

可能就是要先跟他的,如果他有partner可能就跟partner,

Speaker:

或是他那个patient跟他就是explain一下,

Speaker:

如果你说他还没ready可能就是要等一下,

Speaker:

或是等你ready,因为我们也要看是不是ethical,

Speaker:

如果我跟你每一次见面你都不讲话我就stay here,

Speaker:

那这样就不是ethical对不对,

Speaker:

所以这还是要看是因为什么原因,对。

Speaker:

湾区有很多不一样的族群的人,

Speaker:

您觉得就是不一样的文化的人会有什么样子的特点吗?

Speaker:

这样做可能也有点笼统,

Speaker:

比如华人的文化中您觉得就是您接触到的华人的病人,

Speaker:

他们有什么观察到有什么特点吗?有共同性吗?

Speaker:

很多时候我会发现说他们就是有high expectation,

Speaker:

很多时候就是professionalism吧。

Speaker:

就是完美主义是吗?

Speaker:

是的,然后或是他们会觉得说一定要做最好的,

Speaker:

或是他们会有一些很guilty的感觉,

Speaker:

就是如果没有做到这个东西,

Speaker:

或是如果他觉得,应该怎么说呢,

Speaker:

就是他可能受到他从小原生家庭,

Speaker:

或是我们中国人的文化会觉得说我一定要这样做,

Speaker:

但是他以为的那个东西不一定是这样做,

Speaker:

但是在他的mind里面他觉得一定要这样做,对。

Speaker:

这种文化上面的和原生家庭带来的这些问题的话,

Speaker:

感觉听上去是很难解决的,是不是?

Speaker:

因为它长期影响一个人,

Speaker:

那我知道这可能就是个很漫长的一个治疗过程,

Speaker:

但是您会给他们带来一个什么一句话,

Speaker:

如果说可以的话,可以给他们迫切一下。

Speaker:

我会觉得说可以practice self-compassion。

Speaker:

可能是自我同情心,同理心?

Speaker:

也不是,可能就是我会觉得说,

Speaker:

你想一下,你自己可能有一些特别的rules,想法,

Speaker:

是你觉得对你来说很重要的,

Speaker:

那如果同样的事情发生在你的好朋友身上的话,

Speaker:

你也会跟他说什么?

Speaker:

那你跟他讲的那个话,你就跟自己讲一下。

Speaker:

因为很多时候我们对自己都是比较negative,

Speaker:

比较judgmental,critical,

Speaker:

那我们就看看可不可以flexible一点,

Speaker:

be gentle, be kind一点,对自己比较kind一点。

Speaker:

那如果我是要practice self-compassion的话,

Speaker:

我觉得因为很多时候中国人,

Speaker:

我们的文化里面就是说,

Speaker:

我们从小在我们的文化里面,

Speaker:

很多时候都会被compare,

Speaker:

那我们被compare的时候,

Speaker:

常常都是有一个自己说的不够好的地方。

Speaker:

那我会觉得说,其实我们要把这个想法,

Speaker:

这个态度要改一下,其实我也是很好,对不对?

Speaker:

嗯,怎么改可能,因为这个很难。

Speaker:

那就需要看therapy,

Speaker:

然后他要可能看一下你有什么pattern啊,

Speaker:

看一下你这些move是从哪里学啊,

Speaker:

然后怎么去把它改一下,

Speaker:

那这个真的是需要therapy,

Speaker:

就很难在中理,就是简单的去跟你。

Speaker:

去有一句话,

Speaker:

你一个fashion就能解决的事情。

Speaker:

这个不可能,说真的,

Speaker:

这个真的是需要一段时间你想一下,

Speaker:

如果你四十多岁都是这样想的,

Speaker:

就感觉一天可以改了,不可能,对。

Speaker:

非常认可,就是如果你想要调整一件事情,

Speaker:

是需要通过practice,

Speaker:

然后我也有意识到,

Speaker:

因为六一之前有跟我讲过,

Speaker:

您刚刚提到的,

Speaker:

如果你作为你的朋友,

Speaker:

你会怎么样去讲这件事情。

Speaker:

我有用到过几次这个方法,

Speaker:

在我忘记之前,

Speaker:

当我这样去对待自己的时候,

Speaker:

真的有稍微轻松一点,

Speaker:

因为刚刚像您提到的说,

Speaker:

作为尤其是中国文化影响下成长的人,

Speaker:

我们理所应当的就会去给自己定下非常高的要求,

Speaker:

而且还不自知,

Speaker:

就是觉得这就是很自然的一件事情,

Speaker:

我应该要去做对,做到,

Speaker:

因为别人都可以,为什么我不可以。

Speaker:

就像这样的设定被理所当然了之后,

Speaker:

当自己有任何的达不到既定的成就,

Speaker:

就会找不到给自己self-compassion的理由。

Speaker:

我觉得很多时候,

Speaker:

那当然就是每个人的状况不一样,

Speaker:

简单来讲的话,

Speaker:

我觉得有时候也是要看那个人是不是真的buy-in,

Speaker:

对不对?

Speaker:

如果那个人不buy-in的话,

Speaker:

就算你说什么东西,他也听不进去,

Speaker:

而且你也要看那个人那个capacity是怎么样,

Speaker:

如果他那个时候的capacity不是真的那么多的话,

Speaker:

他有可能就是你其他人跟他讲的东西,

Speaker:

他都会say no, no, no,

Speaker:

他就是会reject他,

Speaker:

因为他不是符合他自己想要的那个东西,

Speaker:

或是他的想法,对不对?

Speaker:

所以我觉得很多时候就是要看一下,

Speaker:

我觉得刚刚讲的那个就是,

Speaker:

刚刚那个technique就是,

Speaker:

如果你的好朋友也是一样的事情发生,

Speaker:

你会怎么说,对不对?

Speaker:

这个是大部分的时间都是work的,

Speaker:

但是有时候还是会不work,

Speaker:

depends那个病人的状况其实。

Speaker:

对,大家都对别人比较nice,我发现。

Speaker:

大部分的时间是。

Speaker:

也不一样,大部分时间是可能,

Speaker:

当你真正的是一个专业的心理咨询师,

Speaker:

你才会遇到千奇百怪的性格。

Speaker:

还是真的,我觉得。

Speaker:

你会看到不一样的人。

Speaker:

因为在现实生活中,

Speaker:

我们的朋友可能都是因为有那么一些相似性,

Speaker:

才会成为朋友,

Speaker:

但是来看therapist的病人,

Speaker:

那可不是因为有相似性,

Speaker:

而是因为千奇百怪。

Speaker:

但是说真的,therapy也不是真的有问题的时候才看,

Speaker:

只是therapy你都把它当成一个preventive care也可以,

Speaker:

就是选一下coping skills啊,

Speaker:

怎么去manage那个stress啊,

Speaker:

anxiety啊,

Speaker:

stress management其实也是ok,

Speaker:

所以我觉得therapy不一定等到真的是有depression啊,

Speaker:

或是有问题的时候才去看,

Speaker:

我觉得preventive care是很重要的一个环节,

Speaker:

在这里。

Speaker:

-对,是的。

Speaker:

我会有一个之前跟朋友就开玩笑的说,

Speaker:

朋友之间应该互相赠予对方therapist体验卡,

Speaker:

因为这是对你朋友最大的温柔。

Speaker:

因为你如果有情绪没有处理好,

Speaker:

然后你的朋友他又很不专业,

Speaker:

就会造成一个很大的负担,

Speaker:

但是如果彼此之间可以生日礼物或者是别的礼物,

Speaker:

送一个体验卡,

Speaker:

就可以把这个问题留给专业人士。

Speaker:

-这个也是一个很好的礼物,

Speaker:

我没有想过以前,

Speaker:

但是这个也是一个很好的礼物这样,

Speaker:

体验卡。

Speaker:

-感觉是个很好的marketing的一个专家。

Speaker:

-对,然后它又有一点幽默的成分在,

Speaker:

就是你的生日,好,送你一个therapist体验卡。

Speaker:

-但是说真的,很多时候我会觉得说,

Speaker:

可能在中国人的文化,

Speaker:

我们mental health心理学这个不是那么popular,

Speaker:

所以很多时候还是会有statement,

Speaker:

如果有一个体验卡查一下的话,

Speaker:

可能你的感觉就会不一样。

Speaker:

很多事情我就把它当成一个做experiment一样,

Speaker:

就试试看吧,

Speaker:

你试了也没有什么nothing to lose的感觉,对不对?

Speaker:

-对,因为很多华人可能觉得说,

Speaker:

你要去看心理医生,

Speaker:

就觉得你是不是有病才去看心理医生,

Speaker:

还是很多人会有这种固有的一个观念在,

Speaker:

然后会有羞耻心要去找心理医生,

Speaker:

也不好意思跟周围的人说这样。

Speaker:

-对啊,这个是很普遍,

Speaker:

特别是在Asian的culture里面,确实。

Speaker:

-您觉得您作为Asian的therapist,

Speaker:

是不是可以更好地去理解Asian的

Speaker:

他们的心理的一些状况,

Speaker:

这对于您来说其实是一种优势,

Speaker:

病人在选医生的时候。

Speaker:

-对,我觉得会,

Speaker:

其实很多时候有很多华人Asian,

Speaker:

就是会来找我的原因,

Speaker:

就是因为共同的语言或是文化,对不对?

Speaker:

就算他们是ABC在这里出生的,

Speaker:

at least也是Chinese,

Speaker:

你也可以relate嘛,对不对?

Speaker:

我其实有很多病人,

Speaker:

他们以前去看其他的therapist,

Speaker:

不是Chinese的话,

Speaker:

他们会觉得说,

Speaker:

沟通上面好像有时候就是不是那么好,

Speaker:

因为对方不是很懂,

Speaker:

如果是跟同一个背景的人,

Speaker:

他们就是不用解释那么多,

Speaker:

-不用再解释那么多。

Speaker:

-对,不用说那么多,

Speaker:

你就已经懂了,其实就。

Speaker:

-对,因为感觉要一遍遍解释

Speaker:

也是很累的一件事情。

Speaker:

-对,而且其实research也有说,

Speaker:

就是说如果你跟你的therapist,

Speaker:

那个working relationship是很好的话,

Speaker:

你的treatment outcome其实也会很好,

Speaker:

所以找一个good fit我觉得很重要。

Speaker:

-是,跟dating一样,

Speaker:

可能这个不太合适,

Speaker:

但我觉得这是一个双向的选择。

Speaker:

-会不会是,算了,

Speaker:

真的是像speed dating,

Speaker:

有没有这个connection呢,感觉呢?

Speaker:

有的话就试试看,

Speaker:

没有就算了吧。

Speaker:

-听说您在两年之前

Speaker:

成为新手妈妈了,对不对?

Speaker:

-对,对,对,有一个女儿,

Speaker:

所以就。

Speaker:

-恭喜。

Speaker:

-谢谢,谢谢,就很忙很忙。

Speaker:

-您能跟我们聊一下,

Speaker:

就是您觉得这个身份的转化

Speaker:

对您来说会有什么不一样的体验吗?

Speaker:

-可以,那我觉得最大的不一样的地方

Speaker:

就是你的priority,

Speaker:

就是会shift to你的小孩子那边。

Speaker:

那以前可能你focus在career啊,

Speaker:

或是focus在你的身边的伴侣啊,

Speaker:

或是family,怎么都好。

Speaker:

现在所有东西都是以那个小孩子为主,

Speaker:

那如果他病的话,

Speaker:

你就会很紧张,

Speaker:

你就会,哎呀,怎么做?

Speaker:

那或是就是开始要学一下,

Speaker:

哎,小孩子的话,

Speaker:

因为蛮多东西就是不一样,

Speaker:

因为他每天会改变嘛,

Speaker:

那可能学校的东西要慢啊,

Speaker:

开始要学怎么去long day care啊,

Speaker:

nanny啊,

Speaker:

然后他去看医生就是有不一样的check up啊,

Speaker:

就是东西都是要学,

Speaker:

然后如果是心理层面的话,

Speaker:

其实就是改变也会蛮大,

Speaker:

因为你自己要慢慢adjust这个新的role,

Speaker:

对不对?

Speaker:

那变成一个妈妈,

Speaker:

那但是你也是女儿,

Speaker:

也是人家的老婆,

Speaker:

然后也是一个心理医生,

Speaker:

对不对?

Speaker:

那你要怎么去adapt,

Speaker:

然后找一个平衡点between家庭、

Speaker:

小孩子跟工作,

Speaker:

这个我觉得对很多新手妈妈来讲也是比较难,

Speaker:

因为就是他会觉得说,

Speaker:

有了小孩子是不是就不可以要工作呢?

Speaker:

也不是,对不对?

Speaker:

对,会焦虑吗?

Speaker:

就是因为感觉有很多事情要操心的,

Speaker:

焦虑又不会啊,

Speaker:

如果是我的话,

Speaker:

自己个人来讲,

Speaker:

我觉得只是有很多东西就是要学一下不一样的地方,

Speaker:

那幸好可能就是因为心理学,

Speaker:

其实对小孩子这一块,

Speaker:

以前学的东西或是跟小孩子做了therapy的时候,

Speaker:

其实也或多或少也懂一点嘛,

Speaker:

所以就会变成说,

Speaker:

很多时候会知道说,

Speaker:

诶,我应该要怎么做,

Speaker:

有关这个behavior,

Speaker:

那,

Speaker:

但是还是有新的东西是可以学的,

Speaker:

我觉得这是蛮有趣的一个过程,

Speaker:

你是觉得说把这些事情当成一个比较好的experience去体验的话,

Speaker:

可能就会减少焦虑是这样子吗?

Speaker:

嗯,对,

Speaker:

因为很多新手妈妈如果她们担心小孩子会过得怎么样啊,

Speaker:

她们不在的时候,

Speaker:

小孩子会不会就是会怕啊,

Speaker:

如果担心有的没的话,

Speaker:

一大堆的东西可能就不是那么好了嘛,

Speaker:

那有些人可能就会有postpartum depression啊,

Speaker:

或是anxiety啊这些东西,

Speaker:

嗯,

Speaker:

那有些人可能严重一点会伤害baby啊对不对,

Speaker:

那这些东西都不是不太希望会看到的,

Speaker:

您会有客人,

Speaker:

病人会是就是他后可能会比较多的anxiety,

Speaker:

然后来找您来治疗吗?

Speaker:

会有一些postpartum depression,

Speaker:

anxiety的人也会,

Speaker:

那通常postpartum depression的话,

Speaker:

我会觉得说,

Speaker:

嗯,

Speaker:

刚开始特别是新手妈妈,

Speaker:

很多时候可能会有一些负面的想法,

Speaker:

就是可能会觉得说,

Speaker:

哦,

Speaker:

如果我不是100%很patient,

Speaker:

很calm,

Speaker:

跟我的小孩子的话,

Speaker:

那我就不是一个很好的妈妈,

Speaker:

他们可能就会给一个负面的label给他们自己,

Speaker:

但是其实想要跟所有的妈妈说,

Speaker:

其实你都很棒,

Speaker:

做得很好,

Speaker:

但是说真的,

Speaker:

很难100%是真的patient,

Speaker:

因为我们还在学嘛,

Speaker:

就算你是生了第二胎第三胎,

Speaker:

也是不可能100%是很patient的,

Speaker:

对。

Speaker:

谢谢你,

Speaker:

感觉如果新手妈妈听到你这番语言鼓励,

Speaker:

他们应该会感到很温暖的感觉。

Speaker:

谢谢,

Speaker:

我自己也是这样跟自己讲的。

Speaker:

那对于您的女儿,

Speaker:

您对她会有什么期待呢?

Speaker:

因为毕竟您也是华人父母,

Speaker:

我们刚刚也聊了很多华人可能对自己小孩会有很高的期待什么的,

Speaker:

您自己会有一些不一样的教育方式吗?

Speaker:

希望是有一点不一样吧。

Speaker:

呵呵呵。

Speaker:

呃,或多或少还是会有一些

Speaker:

可能华人的traditional的想法,

Speaker:

但是我觉得最重要可能就是健健康康,

Speaker:

开开心心。

Speaker:

这样可能会现在对小孩子是比较好的。

Speaker:

因为还小,

Speaker:

那么早的话,

Speaker:

你就已经要她去学这个academic的东西,

Speaker:

可能就有点太快了。

Speaker:

呵呵呵。

Speaker:

所以我都希望她开开心心,

Speaker:

健健康康就可以了现在,

Speaker:

以后的事情就以后再说。

Speaker:

您作为女性本身,

Speaker:

然后您的第一个孩子也是一个女生,

Speaker:

呃,如果这个社会能够做一些改变,

Speaker:

您会希望对女性做出什么样的改变呢?

Speaker:

呃,我觉得女性因为身在society里面,

Speaker:

其实慢慢慢慢会改变的嘛,

Speaker:

我觉得不一定是那么submissive,

Speaker:

就是不一定只是真的是留,

Speaker:

对,不一定要留在家里,

Speaker:

在一个,当一个stay home mom嘛,

Speaker:

现在女生,

Speaker:

呃,学历啊,赚钱啊,

Speaker:

其实也是可以很好,很厉害。

Speaker:

所以我觉得你要保持就是自己个人的特色嘛,

Speaker:

然后也不要为了,

Speaker:

呃,一些可能没有那么重要的事情,

Speaker:

然后就开始怀疑你自己吧。

Speaker:

就好像说,

Speaker:

我们所在的目前的这个社会,

Speaker:

女性需要去不断地证明自己,

Speaker:

那您觉得社会往什么样的方向倾向,

Speaker:

我们能作为女性减少自我证明?

Speaker:

我觉得,呃,

Speaker:

如果我们常常要seek reassurance,

Speaker:

或是要需要人家的approval的话,

Speaker:

这样不是那么简单,

Speaker:

所以我刚刚才说,

Speaker:

不要因为少的事情,

Speaker:

就是会怀疑自己。

Speaker:

我觉得你要跟,

Speaker:

自己就是有这个confidence,

Speaker:

然后其实我会觉得说,

Speaker:

呃,可能还是要看,

Speaker:

那个individual他从小到大,

Speaker:

他的experience是怎么样,

Speaker:

他的生活的态度,

Speaker:

或是他们那个原生家庭的那个,

Speaker:

照养的那个东西,

Speaker:

我觉得也是有关的。

Speaker:

如果你是在一个,

Speaker:

嗯,比较,

Speaker:

呃,supportive,

Speaker:

encouragement这个环境长大的话,

Speaker:

那,

Speaker:

通常你的,

Speaker:

那个self-doubt不会那么严重嘛,

Speaker:

你对自己可能就比较more,

Speaker:

呃,confident嘛,

Speaker:

self-esteem也会比较好。

Speaker:

但是我还是会觉得说,

Speaker:

女生现在的话,

Speaker:

真的是,

Speaker:

呃,be assertive,

Speaker:

but advocate for yourself。

Speaker:

女生现在,

Speaker:

跟以前的女生都不一样了,

Speaker:

说真的。

Speaker:

嗯,我也能感觉到。

Speaker:

独立的女性吗?

Speaker:

就是听到独立的女性这一词就感觉,

Speaker:

呃,

Speaker:

感觉好像从能听懂话的时候,

Speaker:

就已经听到这个词,

Speaker:

然后到现在,

Speaker:

我已经长大成人,

Speaker:

已经,

Speaker:

就是可能在等到我的生命要结束的时候,

Speaker:

还是会听到独立女性这个词,

Speaker:

但是,

Speaker:

从我第一次听到和最后一次听到这个词,

Speaker:

可能中间间距一个生命的长度,

Speaker:

我不知道它的意义会有多大的变化,

Speaker:

为什么我们还是要一直在提倡这个词?

Speaker:

嗯,

Speaker:

我觉得其实独立这个definition,

Speaker:

每个人的definition都不一样,

Speaker:

对不对?

Speaker:

所以还是要看,

Speaker:

那个individual怎么去看。

Speaker:

就好像人家常常说,

Speaker:

我想要happy,

Speaker:

那happiness,

Speaker:

成功,

Speaker:

对每个人的定义也不一样,

Speaker:

所以就很难就是generalize一个东西,

Speaker:

所以还是要看,

Speaker:

你的那个definition是什么,

Speaker:

然后可能,

Speaker:

如果你的definition是,

Speaker:

呃,

Speaker:

可能跟你不一样的话,

Speaker:

可能你做的新闻也会不一样,

Speaker:

想法也会不一样啊。

Speaker:

在您的clients里面,

Speaker:

应该也会有男性有女性,

Speaker:

那会不会,

Speaker:

听到这样子一个概念,

Speaker:

独立男性?

Speaker:

呵呵呵,

Speaker:

独立男性?

Speaker:

呃,

Speaker:

我觉得看什么情况,

Speaker:

有些时候他们会,

Speaker:

会觉得说,

Speaker:

欸,

Speaker:

我可能在这个relationship里面,

Speaker:

他觉得不平等,

Speaker:

他需要more independent,

Speaker:

或是我们讲那个codependency的话,

Speaker:

他应该要,

Speaker:

不要那么codependent的,

Speaker:

他们就会有时候会用这个字,

Speaker:

independent一点,

Speaker:

或是indecisive的时候,

Speaker:

对啊,

Speaker:

所以就变成说,

Speaker:

要看什么情况,

Speaker:

他们可能用的是演的,

Speaker:

independent这个字,

Speaker:

但是可能意思又不一样,

Speaker:

跟我们traditional想的independent,

Speaker:

会不一样。

Speaker:

那如果可以请你为,

Speaker:

呃,

Speaker:

就是华人女性传递一个心理支持的理念,

Speaker:

想问一下您希望就是,

Speaker:

我们或者他们记住什么呢?

Speaker:

爱自己。

Speaker:

呵呵呵。

Speaker:

爱自己。

Speaker:

呵呵呵。

Speaker:

真的,

Speaker:

你要先爱自己,

Speaker:

accept自己,

Speaker:

然后才可以帮到其他人。

Speaker:

嗯。

Speaker:

才可以support其他人,

Speaker:

对。

Speaker:

爱自己三个字,

Speaker:

很简短,

Speaker:

但是是个很难做到的事情感觉。

Speaker:

呵呵呵。

Speaker:

每个人都非常值得深思的。

Speaker:

加油,

Speaker:

努力,

Speaker:

试试看。

Speaker:

呵呵呵。

Speaker:

谢谢。

Speaker:

那,

Speaker:

你请问您有没有什么推荐的书或者电影,

Speaker:

想为我们听众朋友们推荐一下?

Speaker:

嗯,

Speaker:

电影的话,

Speaker:

可能以前有一段时间,

Speaker:

人家有听说过那个inside out,

Speaker:

我认识一个很好的,

Speaker:

真的是可以在feeling的这个东西,

Speaker:

特别是我们华人里面,

Speaker:

呃,

Speaker:

文化很少会说到feeling,

Speaker:

所以我觉得这个movie,

Speaker:

我是蛮highly recommend的,

Speaker:

inside out。

Speaker:

好的,

Speaker:

谢谢您。

Speaker:

那,

Speaker:

好的,

Speaker:

谢谢大家今天收听我们的亮晶晶,

Speaker:

也非常感谢Dr.Tai给大家带来了,

Speaker:

作为一个专业的心理咨询师的角度看待事情。

Speaker:

谢谢。

Speaker:

感谢Dr.Tai今天来我们节目做客,

Speaker:

感受到他作为女性,

Speaker:

作为母亲,

Speaker:

作为一位倾听者,

Speaker:

他的一些很真实的情感。

Speaker:

那我们今天也谢谢你收听我们的节目,

Speaker:

祝你生活亮晶晶,

Speaker:

我们下期再见,

Speaker:

拜拜。

Speaker:

拜拜。

Speaker:

拜拜。

Listen for free

Show artwork for 亮晶晶

About the Podcast

亮晶晶
GROW & SHINE
hi,我们是Coco和六一,一个在纽约,一个在旧金山。我们都学艺术,也都相信生活不只是一种方式。
在《亮晶晶》里,我们采访在海外的华人,也围绕一本本书展开慢慢的对话。
我们聊的不只是成长,还有那些绕来绕去才明白的心事。我们不完美,但我们愿意一直练习成为自己。
我们不是专家,也不打算教你怎么过人生,但我们希望,在你某个孤单、迷惘,或者开心得想分享的时刻,能刚好陪着你。
每周三(北美)/周四(亚洲)更新。欢迎你,随时回来听听看。

Living in New York and San Francisco, artists Coco and Liu Yi bring their long-distance friendship to life through shared reflections on books. Each episode invites you into their lighthearted discussions on social issues and personal growth, offering the warmth of a true friend’s companionship.

We will update every Wednesday

About your hosts

六 一

Profile picture for 六 一

LI YANG

Profile picture for LI YANG